抗生素廢水難題何解?廢水回用處理設備迎來布局時機
抗生素類藥品是目前國內消耗較多的品種,大多數屬于生物制品,即通過發酵過程提取制得,它們是微生物、植物和動物在其生命過程中產生的化合物。它們是在低濃度下選擇性抑制或破壞其他微生物或腫瘤細胞的化學物質,是人類控制感染性疾病、保健身體健康及防治動植物病害的重要化學藥物。
目前,中國有300多家抗生素生產企業,生產70種抗生素,占世界產量的20%~30%。產量逐年增加。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主要抗生素制劑生產國之一。目前,抗生素生產在篩選、生產和菌種選育方面還存在許多技術難題,導致原料利用率低、精制純度低、廢水中抗生素殘留量高,環境污染嚴重。(數據來源于網絡)
抗生素廢水有何特點?
抗生素生產包括微生物發酵、過濾、萃取結晶、提煉、精制等過程。以糧食或糖蜜為主要原料生產抗生素的廢水主要來自分離、提取、精制純化工藝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如結晶液、廢母液等,種子罐、發酵罐的洗滌廢水以及發酵罐的冷卻水等。因此廢水有以下特點:
1、COD含量高?股貜U水的COD一般都在5000~80000mg/L之間。
2、廢水中SS濃度高(500~25000mg/L)?股貜U水中SS主要為發酵的殘余培養基質和發酵產生的微生物絲菌體。
3、成分復雜?股貜U水中含有中間代謝產物、表面活性劑和提取分離中殘留的高濃度抗生素、堿和有機溶劑等原料,成分復雜。
4、存在生物毒性物質。廢水中含有微生物難以降解、甚至對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物質。
5、硫抗生素鹽濃度高。
抗生素廢水如何處理?
由于抗生素生產廢水屬于難降解有機廢水,殘留的抗生素對微生物的強烈抑制作用,可造成廢水處理過程復雜、成本高和教果不穩定。因此在抗生素廢水的處理一般采用化學中和法、離子交換、膜法等方法。
而要論抗生素廢水達到國家與行業排放標準,并在真正實現近零排放的同時對其有利用價值的抗生素提取回用,膜法可以同時達到預期效果。但是此項技術對于整套的系統要求很高,只有有技術經驗的企業才有把握實現膜法的預期效果。
廢水回用處理設備使抗生素的回用率增加80%,并且回用的抗生素可以重復使用,可降低30%中和藥劑原材料的消耗。此系統運行穩定,蒸汽、水耗量也小,既減少了運行投資成本,又使污染物排放減少80%,達到抗生素廢水排放標準。
廢水回用處理設備適用范圍廣、操作簡便、處理量大、性價比高,可根據水質、水量要求進行選型,可調型避免資金浪費。廢水回用是工業企業必須履行的責任。它不僅保護了水環境,而且符合建立國家循環產業體系的要求。同時,它也履行其職責,維護人類生存的水源。